Search

從金融政策層面來看,Fed每月還在購買800億美元政府公債和400億美元的房貸抵押債券(MBS),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從金融政策層面來看,Fed每月還在購買800億美元政府公債和400億美元的房貸抵押債券(MBS),而在升息以前,勢必要先漸進減少購債規模,這至少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。假設2021年底開始減少購債規模,2022年下半年才開始升息,那也是相當快的進度了;如果中間出現美國經濟成長趨緩,那Fed甚至要放慢緊縮角度,畢竟印鈔容易收鈔難,資本市場一旦出現像2020年3月那樣的暴跌災難,S&P500累積三年的漲勢一個月就會被恐慌吞噬,企業很快就會大幅裁員,縮減投資,衝擊實體市場,失業人口立即暴增。與其冒那樣的風險,Fed有較高機率會採取較緩和的貨幣緊縮政策。

當然,Fed的官員中,有支持寬鬆貨幣政策的鴿派,也有支持緊縮貨幣政策的鷹派。當資本市場衝刺太快的時候,鷹派官員出來市場喊話,緩和股市和房地產的漲勢,這是常見的調控手段,以美國目前的實體經濟、通貨膨脹和就業市場,綜合評估來看,2022年底再進行升息,對美國的實體經濟副作用會相對輕微,全球經濟的負面衝擊也會相對小。

http://www.naipo.com/Portals/1/web_tw/Knowledge_Center/Editorial/IPNC_210512_1502.htm


Tags:

About author
分析可以天天做,但是操作可不能天天做 趨勢的變化很多時候是模糊不清的,短暫的上漲隨後可能是激烈的下跌 冷靜的觀察趨勢的變化,等待趨勢形成後再進入市場操作,才是正確的態度 過於急於進入市場,好像手上沒有交易單就會失去賺錢的機會 這就像賭徒手上只要有錢就會迫不及待的把把下注的心理是一樣的 在市場生存,沒有看到有把握的波段趨勢勿下注 90%的時間都是觀望伺機而動,等待好時機再進場 非常簡單但卻要學習很久才能控制的住
經濟、政治、歷史、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,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、國際商品投資、外幣定存、總體經濟、各國股市投資、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討論區
View all posts